11月9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全国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和PPI(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)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10月份CPI环比下降0.3%,同比上涨0.3%;PPI环比下降0.1%,同比下降2.9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核心CPI自6月份以来首次回升,PPI环比降幅大幅收窄,释放了经济运行的积极信号。
10月份的CPI同比上涨0.3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1个百分点。这主要与食品价格涨幅回落,以及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有关。
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,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.9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。非食品中,能源价格下降5.1%,降幅比上月扩大1.6个百分点。不过,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.2%,降幅与上月相同。服务价格持续上涨0.4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2个百分点。
基于此,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略有回升,同比上涨0.2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1个百分点,是6月份以来首次回升。
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刘星辰对记者表示,相比之下,需求侧的核心CPI表现更需要我们来关注。10月份,核心CPI上涨主要受服务价格持续上涨影响,服务价格环比回升至季节性水平。一方面,与国庆假期居民出行需求增加有关,观察今年以来的情况,在出行需求旺盛的月份,服务价格表现均有所改善;另一方面,可能也与前期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,导致居民消费信心提升有关,这一点需要保持密切观察。
自2月以来,CPI同比连续第九个月保持增长。从环比看,10月CPI转为下降0.3%。
董莉娟表示,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.8%转为下降1.2%,低于近十年同期中等水准,是影响CPI环比下降的重要的因素。食品中,天气晴好利于鲜活食品生产储运,叠加前期受极端天气等影响价格持续上涨较多,猪肉、鲜菜、水产品和鲜果本月价格均下降,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.20个百分点,占CPI总降幅七成左右。非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.2%转为持平。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,从环比看,无论食品还是非食品价格都弱于历史水平。这表明,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已经改善市场情绪,但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仍显不足。
展望下阶段,温彬认为,猪肉价格将会出现季节性回升,有望推升食品价格。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继续改善内需,有望推升核心CPI。叠加去年同期基数回落,CPI同比涨幅回升将是大概率事件。
10月份PPI同比下降2.9%,降幅比上月扩大0.1个百分点。这一走势与市场预期略有不同。
董莉娟介绍,同比看,10月份生产资料价格降幅与上月相同;生活资料价格降幅扩大0.3个百分点。环比看,PPI下降0.1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5个百分点,连续两个月收窄。其中,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;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.4%,降幅扩大0.3个百分点。
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记者表示,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等因素带动下,国内部分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,但全球经济环境和大宗商品的价值波动对PPI的影响仍然显著。价格降幅扩大的行业最重要的包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,这一些行业价格的下降对PPI的下拉作用较为明显。
刘星辰对记者表示,PPI同比降幅扩大,主要源于耐用消费品价格跌幅扩大,10月PPI分项中的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降幅扩大。原因主要在于消费需求偏弱,叠加“双十一”临近,企业部门加大降价促销力度,延续以价换量操作。而上游原材料领域,受益于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,市场预期改善、需求边际企稳,国内钢铁、水泥等大宗商品的价值呈现小幅上涨。
从前述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,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的指标都指向生活资料价格走弱是10月PPI走势的拖累。
对于下阶段物价走势,11月8日,人民银行发布的《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给出最新判断。
《报告》认为,四季度将逐步进入消费旺季,“双十一”“双十二”购物节临近,以及春节提前备货等都是明显的消费带动点;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后,对有效需求和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逐步显现,物价温和回升仍有基础。年内CPI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,PPI降幅也会总体收窄。中长期看,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,经济供求关系有望更加均衡,货币条件合理适度,居民预期稳定,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。
此前,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,价格趋势仍然会延续前三季度低位运行、温和回升、PPI降幅收窄的态势。